作者:孔庆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爬叉,鲁西南人称它爬叉猴、知了猴,还有其他地方的方言叫的不一样,但它们的统一学名,都叫“金蝉”。

每年的6月中旬,地底下的爬叉就不安分了。它们似乎是夏季的主角,格外惹人关注。尤其是雨后的夜晚,土质松软,易于爬叉出洞,便会招惹得人们打着手电,人挨人,满世界寻找。我也找过。可我没有好眼力,不晓得地底下的哪个小洞眼里藏着它的金身。那些有经验的摸爬叉高手,在树下的四周转上一圈,不等爬叉爬出来上树,就被小铲子端了老窝,乖乖地被放进了小桶里,成了第二天餐桌上的美食。

我们鲁西南的人特别喜欢吃爬叉。爬叉一上市,各大餐厅、家庭餐桌、地摊上都少不了一盘炸得金黄酥脆的美味爬叉。如果你去饭店就餐,服务员就会主动告诉你“今年的新爬叉出来了,点一份不?”很少有客人能拒绝的。大家从一上市的1.4元一只,一直吃到6、7毛钱,到了立秋,才销声匿迹。

我吃爬叉,在家里从不节制,能多吃一个绝不少叨一筷子;在饭店,我也是抽机会就下筷子,感觉没人看见,一口能吃下两只。咀嚼的滋味让我特别享受。妻子说我,“别吃那么多,爬叉体内含的脂肪量较高,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我不知道她说的对不对,即使对的话,那也可能是我的身体里缺少脂肪营养成分。

爬叉的做法是有技巧的,炸出来的爬叉不够火候最难吃,一口下去,爬叉里的水分带着土腥味,很难下咽;炸过火候,爬叉看上去黑煳,咬一口,有一种烟火味,没了香酥气。妻子炸爬叉,多数是炸不到火候,再说她,就会炸过,反正就是把握不准,只好凑合着吃。妻子说我事多,矫情,吃个爬叉哪有那么多讲究,再找事,就不买了,爱上哪吃就去哪吃去吧。

我说,下次再炸爬叉,我来,你看。我很自信,这种自信来自吃饭店、吃地摊多的缘故。因为好吃这一口,就特别留意,吃一回饭店的爬叉,感觉好吃,就会仔细观察、细心琢磨,从颜色的程度,到盘子里搭配的佐料;吃一回地摊,我会站在炸爬叉师傅的旁边,看他炸爬叉的每一道工序,直到盛盘送到桌子上,我才会跟着坐下来安静地品尝。

饭店里爬叉做法好吃的,我感觉我们单位旁边的那家大酒店就很可以。单位里同事家中的喜忧大事,一般都会安排在这里,中午或者下午,都很方便。久而久之,我也学会了一样炸爬叉的小手艺,妻子也说好吃。怎么做哪?首先是把爬叉放入清水中浸泡,再往盆里撒点盐,一是让爬叉吐出嘴里的污物,二是起到杀菌作用,吃着放心。泡好后,用清水淘洗干净,便可等锅里的油热后下锅。油不宜过热,炆火炸,易掌握火候,边炸边用铲子使劲挤压爬叉,等油里的水气没了、爬叉也被压成扁形了,一出金黄色,就立马撒上盐、孜然粉,再加上一小撮切好的芫荽,一盘焦香酥脆、咸淡适宜的美味就做成了;再高档一点的饭店做法,还要加上一些干红辣椒丝、葱姜丝,轻炒一下,味道更加鲜美,让你唇齿留香!

我更喜欢地摊上炸出来的爬叉。尤其是我们这里的“五星金蝉”小店,名气很大。听说老板来自县城,在市区开门店近二十年了。对于他的传闻很多,有说他一年能挣二十万,有说他一年能挣50万,都是猜测。听他的一位老乡讲,这个老板特别喜欢买彩票,边挣钱边买,一年能买一麻袋的彩票,活活把老婆气得和他离了婚。可我们那次去吃爬叉时,他身边有个打下手的年轻漂亮的女人,正忙里忙外送菜,一问,是他新谈的女朋友。去他那吃爬叉的次数多了,也就和他熟悉了,时常就聊几句家常、开几句玩笑。

爬叉给他带来了财富,可他却不懂得珍惜、好好积累。不知道他在这座城市里,哪一年哪一根神经受到了刺激,让他产生了购买彩票一夜暴富的想法。可现实是残酷的,以至于他辛苦在这座城市里打拼了二十几年,依然没有一间属于他自己的安乐窝,看来是没有一夜暴富、也没剩下多少钱。

爬叉唯一好吃的做法,就是一个“炸”字。我观察“五星金蝉”老板的做法,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开着煤气灶上的两个炒锅,一个大火、一个小火。清洗干净的爬叉,先放入大火里炸一遍油,没了水汽,就捞出来放入盆里,晾上一会,再放入小火中炸,出锅前撒上盐就可以盛盘了。地摊的桌子上还有盐、孜然粉、辣椒面等佐料,可根据客人的口味自己调理。两遍油炸出来的爬叉,火候又掌握的那么到位,自然是金黄闪闪,香脆可口,诱人味蕾!

吃了几十年的爬叉,老了,突然想知道吃爬叉到底有没有害处,便求助于“度娘”的智慧。

度娘说,爬叉是蝉的幼虫,含有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常用于治疗肾阳虚引起的无力、遗精、盗汗等。适宜人群:肾阳虚者。禁忌人群:儿童不宜同食。不宜与海鲜类食物同食:爬叉与海鲜类食物同食会引发过敏。

看来爬叉是个好东西,只要记住禁忌的提示,吃它的人大可放心食用,百益而无一害。

这些小动物,地底下挖也挖不完,树上摸也摸不完,总有一些“金蝉脱壳”,爬到树上头,引吭高歌一个夏季。禅心不定的人,午休时最讨厌的就是蝉鸣,聒噪得脑瓜子里没有一点困意。

人,不像爬叉那样,短暂的生命总是在高调地呐喊,而是选择,在默默奉献中坚守一生的行为操守。

作者简介

孔庆贵,笔名静夜听涛,山东梁山人,供职于山东农行菏泽分行营业部。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散见于菏泽日报、齐鲁晚报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新锐散文、时代金风、中国金融作协;《胶东散文年选》《海东文化》《山东文学》《大湾杂志》《中国乡村杂志》《青年文学家》等期刊和网络平台。

壹点号一点写作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