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出台各类生育支持政策 

育儿补贴已经成为各地鼓励生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四川攀枝花从2021年7月起,率先为生育二孩、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到孩子3岁。在医疗方面,各地推动将生育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在住房方面,长沙市规定符合二孩及以上家庭购房政策认定条件的,可在原有家庭限购2套的基础上增加1套购房指标大多数省份都延长了产假,明确了育儿假。

近年来,不孕不育人群数量有所增加,但辅助生殖尤其是试管婴儿技术价格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多地出台措施,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家庭发放补贴,减轻这一人群的负担。


(资料图)

福建德化县日前出台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从扩大生育保险范围、减轻家庭照护压力、强化住房保障支持、丰富普惠多元托育服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支持三孩家庭,减轻家庭照护压力,提高适龄人员的生育积极性。

《措施》提出,对符合生育政策且夫妻双方均为德化县户籍的,如因受孕困难在具有辅助生育资质医疗机构进行诊疗助孕的家庭,按照“多次治疗,一次性申领”的原则给予补助。

采用“试管婴儿”辅助生育的,孩子出生后给予一次性2万元补助;采用“人工受精”辅助生育的,成功后给予一次性1500元补助。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净增加48万人。

北京、江西、湖南、四川、湖北等地也发布过拟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的消息。随着出生人口的降低,我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

与此同时,近年来,政府层面越发关注到这个问题。各种刺激人口出生的政策层出不穷,多地相继发布生育支持政策,拟将试管婴儿费用纳入医保。

目前我国辅助生殖供给远远跟不上需求,同时需求的扩张也十分迅速,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不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未来,受不孕不育率攀升以及市场对辅助生殖技术的接受程度的加深,可预计辅助生殖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根据行业的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我国辅助生殖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可以判断,我国辅助生殖行业产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有望维持在10%以上,正处于成长期阶段,市场需求依然可期。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6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随着多地将辅助生殖相关技术纳入医保,辅助生殖赛道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根据央视2021年年9月报道,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经攀升至12%~18%。

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重要方法,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帮助不孕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IUI)、配子移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其中应用最广的是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技术(IVF)。

近年来已有多地出台类似的举措。今年3月2日,浙江丽水发布公开征求《丽水市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费用补助办法(试行)》意见的公告,办法提出,符合条件的丽水市户籍家庭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所需费用自费部分(含个人账户),拟按累计最高1万元给予补助。

2022年5月,湖北咸宁印发《咸宁市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十二条配套措施》,该配套措施提出,“在市内具有辅助生殖资质医疗机构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费用,按照每户累计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予以报销”。

人口专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对第一财经分析,目前由于婚育年龄推迟、工作压力大等各种因素导致不孕不育人群较多。此类人群既然愿意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说明他们想生孩子,生育的意愿比较强。

这个时候帮一把,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给予此类人群适当的补贴,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加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政策层面,为鼓励生育,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辅助生殖产业发展的政策。2021年8月,国家医保局发布了政策,辅助生殖全周期的降调节药物、促排卵药物、诱发排卵药物及黄体支持药物医保均有覆盖。

促排卵等药物纳入医保,意味着接受ART夫妇的经济负担将减轻超过1/3,有助于提升辅助生殖渗透率。

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这也是国家卫健委首次明确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助力辅助生殖领域,众多险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优势,创新产品与服务,针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具体需求、治疗特性等,研究开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2023年2月,国家医保局表示,将逐步把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并鼓励中医医院开设优生优育门诊,提供不孕不育诊疗服务。

预测2025年辅助生殖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我国刺激人口相关政策的出台,辅助生殖有望未来纳入医保,降低患者负担,极大提升我国辅助生殖的渗透率。根据沙利文的数据,到2023年,我国不孕不育的人群占比将达到18.2%,辅助生殖的需求在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辅助生殖市场空间广阔,政策助力提升行业渗透率,预计到2025年我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将达到854亿元。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2-2026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我国辅助生殖行业的供需状况、辅助生殖发展现状、辅助生殖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辅助生殖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辅助生殖行业的发展建议、辅助生殖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辅助生殖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辅助生殖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辅助生殖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辅助生殖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在形式上,辅助生殖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避免套话和空话。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辅助生殖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辅助生殖行业的大事记等,为投资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辅助生殖行业全景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