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11日)晚间,光伏的头部组件企业天合光能(SH688599,股价38.38元,市值834亿元)披露新的资本开支计划,拟出资43亿元投建年产13GW单晶拉棒及配套项目。在公司公告中,天合光能多次提及投资风险,也表示投资是基于行业前景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打响了价格战。天合光能仍选择在产业链的价格低点扩产,也反应了行业的资本开支热情。


(相关资料图)

公告多次提及投资风险

今日晚间,天合光能公告称,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公司计划在四川什邡经济开发区建设年产13GW单晶拉棒及配套项目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人民币(其中,天合光能出资约43亿元)。该项目总建设期为12个月。

天合光能表示,本次投资协议的签订,是因公司产能扩充需求,投资建设年产13GW单晶拉棒及配套项目而签署的。这将有助于公司借助什邡当地的政策及产业配套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上游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相比其他的投资协议披露,天合光能此次提到了更多的投资风险和产能风险。公司称,当前,公司的在建项目较多,资金投入较大,可能会对公司现金流造成一定压力,后续公司将通过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本次项目实施进度及资金安排将根据项目实施过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实施内容、实施进度与实施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天合光能还提到,本次投资是基于当前市场形势和行业前景,综合考虑公司现有业务和战略定位做出的判断,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未来市场需求若不及预期,可能面临结构性、阶段性产能过剩的风险。

对天合光能来讲,这一步投资仍然是瞄向垂直一体化的上游。自2022年起,天合光能的资本开支就不局限于组件领域,对硅料、硅片等都有涉及。公司于2022年6月发布公告称,将在青海打造零碳产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年产10GW切片、年产10GW电池、年产10GW组件以及15GW组件辅材生产线。一期计划于2023年底前完成,二期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成。2023年2月,青海基地成功下线首根210+N单晶硅棒。

根据公司一季报的现金流量表,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168.80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今年一季度为-8.93亿元,去年第四季度为52.82亿元。光伏产业本身存在季节波动,通常的回款周期在年末。

资本开支未因价格战止步

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打响价格战。

以硅料环节为例,7月初国内N型料成交均价跌破8万元/吨,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跌破7万元/吨。

至于硅片环节,TCL中环7月9日公布最新单晶硅片价格,较6月1日报价最高降幅近30%。6月30日,隆基绿能更新硅片报价,单晶硅片P型M10 150μm厚度(182/247mm)最新报价为2.93元/片,相较于5月29日公示的4.36元/片,降幅达32.8%。

至于组件,保碧新能源1.5GW光伏组件集采、水发兴业807.5MW组价集采开标,开标最低价已经来到1.18元/瓦(出厂价),创下自2021年以来最低纪录。

但从最新组件企业披露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硅料和硅片环节的让利,组件领域的日子好过起来。

亿晶光电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2.80亿元到3.20亿元,同比增加1086%到1255%。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光伏市场,光伏组件销量同比增长,另外受益于硅材料的价格下降,公司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盈利水平有较大增长。

类似的还有晶澳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7%-188%,上半年净利润42亿元-49亿元。去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为17.02亿元。

从天合光能的资本开支动作看,即便价格战在进行,但产业链的扩张仍未终止。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