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仅三毛的基金,究竟是神仙难救,还是绝佳买点?还是说,其实都不是?
截至今天(8月15日)收盘后披露的数据,全市场11000多只公募基金里,有10只最新净值不足0.4,比前一交易日多了一只。其中净值最低的甚至仅0.2694。
听说港股把股价不到1元的个股称作“仙股”,其中垃圾股不少。你是不是感觉,这些三毛基金都“没救了”?
(相关资料图)
然而,看看他们历史收益率,或许直接颠覆你的理解——净值最低的在表格里回报最高,还高达9倍!
懂行的朋友静一静,这就给不懂的朋友解答。
众所周知,基金的净值起点通常是1元(文中提到的所有净值单位都是元)。如果看到一只基金的最新净值是1.5,许多人不假思索地认为,它上市以来的累计收益率有50%,似乎业绩也还不错;如果净值有个4、5甚至10,那简直是夫复何求。
这样的选基逻辑对吗?下面是一个反例。
可以看到,这只基金的最新净值为1.0979,很接近1.1了,但它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并非10%。
相反,已经亏了58.1%!
所以光看最新净值,并不能帮我们了解和判断基金的业绩,但图中另一个数字可以——相信细心的你注意到了,有个叫“累计净值”的数据为0.419,百分比表示即为41.9%,加上58.1%的亏损刚好等于1。
前面提到那只净值不到0.27的工银核心价值A,累计净值其实高达5.2373,所以才有如此炸裂的收益率。
是的,这个指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基金历史表现。
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基金的“(单位)净值”也就是通常体现在走势图中的净值,是指每份基金份额的价值,也是买卖基金时的交易价格。
而基金的“累计净值”,除了“单位净值”,还要加上基金成立以来的累计分红金额。
比如一只基金本来的单位净值是1.5元/份,昨天基金进行了现金分红,分红金额0.2元/份。那么到了今天,投资者的资产不多不少,但基金的单位净值就变为1.3元/份。
一般来说,基金的“累计单位净值”应该高于或等于“单位净值”,因为它反映了基金从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总收益。
不过,也不能把累计净值和1的比值理解为基金的收益率,比如下面这只基金,最新累计净值高达68.53。但实际业绩表现,并没有68倍这么“炸裂”。
这是因为,该产品历史上进行过拆分,每1份折算成46.738份,导致累计净值远高于单位净值。
但在另外两种的情况下,基金的“累计单位净值”会比“单位净值”低:
一种还是产品进行了折算,比如南方中证500ETF于2015年4月14日实施份额折算,每份基金份额折算成0.28032483导致累计单位净值也按照相同比例降低,从而低于单位净值。
而另一种情况是,主动基金业绩表现不好,导致单位净值下降,而累计分红金额不变或很少,那么累计单位净值也会低于单位净值。
在知道这些概念后,再看看当前市面上,共有4只基金的累计净值不到0.4,其中两只的净值在1左右。
结合成立以来的回报,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个大致的规律:
1.如果累计净值与单位净值都小于1,或者出现倒挂(即累计净值<单位净值),那么产品的业绩大概率不太乐观。
2.若累计净值>1,则产品业绩大概率为正。此时累计净值与单位净值的差值越大,也暗示产品的历史收益率可能越高。
但为什么说是大概率呢?下图又是一个反例。
尽管累计净值为1.0078,大于最新净值0.7898,但该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为-7.09%。
所以在选择基金时,我们不能只看单位净值或累计单位净值(或许点开区间回报就能发现更多)。进一步说,除了基金的历史业绩,我们还需要考察产品的风险收益比、投资理念、管理团队等多方面因素。
好了,下课。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90354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