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月17日,欧盟官方公示满20天的《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下称《新电池法》)将正式生效。

《新电池法》显示,自2027年开始,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记录电池制造商、材料成分、可回收物、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此外,《新电池法》还规定了关于废弃电池的回收标准和操作要求,要求企业确保钴、铜、铅、锂、镍等再循环材料在电池中的使用比例,并针对铅酸电池、锂电池、镍镉电池等电池,设定了不同时间点的回收率目标。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将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口欧洲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高速发展,在欧洲等海外市场占据了较大份额。SNE Research数据显示,过去四年中国在欧洲的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占比持续提升,2019~2022年分别为11.8%、16.8%、22.6%、34%。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对于《新电池法》的生效,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管陈健华向记者表示:“虽然欧盟出于环保的考虑推行了这一规定,但与此同时,也希望能提高欧洲在整个电池供应链当中的份额。现在这项法规的出台将提高动力电池企业进军欧洲市场的门槛,也将给欧洲当地的电池供应链带来机会。”

事实上,欧盟《新电池法》立法已有三年,最早在2020年由欧盟委员会提出,旨在规范在欧盟销售的所有类型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包含设计、生产和回收等流程。消息传出后,中国电池企业在长达3年的立法过程中,也经历了从担忧,到关注,再到接受与全力准备的心路历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业内分析认为,《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后,将主要给行业带来两点核心挑战:第一点是关于信息披露方面。《新电池法》提出了“碳足迹”及“电池护照”方面的要求,涉及企业要进行电池数据的记录、测算、追踪等;第二点是关于动力电池回收方面,规定企业要对生产或使用的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并规定了具体的比例及时间节点等,涉及到企业要对材料回收技术及生产技术进行改进等。

在陈健华看来,第一点挑战对国内电池企业的影响更大。“碳足迹追踪较为困难,因为动力电池整个产业链非常复杂,涉及到上下游很多企业,以及大量的信息披露,对企业而言不仅存在技术难点,也存在技术等领域的风险。”陈健华表示,无论是碳足迹还是电池护照,都将对国内电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出新要求。

对比之下,在电池回收方面的挑战则会小很多。《新电池法》规定各方企业具体需要回收多少电池、每个电池中的原材料回收需达到多少比例,以及新电池中需要包含多少比例的可再生原材料等。

“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大,动力电池使用量高,所以在动力电池方面,国内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目前的动力电池回收已初见成效,相关回收技术也处在全球第一梯队。“陈健华向记者表示,在动力电池回收要求方面,《新电池法》对国内电池厂商而言并不完全是限制,某种程度上可能会促进国内回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