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盘后,国内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000661.SZ,股价136.23元,市值551.26亿元)发布了2023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约61.68亿元,同比增加5.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60亿元,同比增加1.91%,一举扭转了公司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的局势。
不过,这份业绩单也创下了公司近9年来的半年度业绩增速新低。长春高新股价于周内下探124元,较今年初的巅峰价折减约四成,生长激素纳入地方性集采的消息是公司股价波动剧烈的催化因素。
【资料图】
同时,房地产是长春高新上半年唯一收入同比下滑的业务。今年3月,长春高新曾称拟转让持股100%的子公司高新地产,而8月23日,公司在投资者交流平台上表示“相关事项暂无进展”。
第二季度业绩向好
今年一季度,长春高新的营收、净利润出现了罕见的“双降”,降幅分别为6.63%和24.71%,降低了部分投资者对于龙头企业的预期。
公司能够交出一份业绩微增的半年报,主要归功于第二季度的业绩增长——基于两份报告计算,长春高新在第二季度实现收入33.90亿元,同比增长18.66%,实现归母净利润13.03亿元,同比增长32.69%。
分板块看,长春高新业务主要分为基因工程制药、生物疫苗、中成药和房地产四大板块,分别对应金赛药业、百克生物、华康药业和高新地产四家子公司。
今年上半年,手握生长激素产品的金赛药业实现收入51.39亿元、归母净利润21.97亿元,利润再次反超母公司;分拆上市的百克生物实现收入5.60亿元、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6.93%和51.39%;子公司华康药业实现收入3.5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19亿元。子公司高新地产实现收入0.9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05亿元。
按行业分,今年上半年,长春高新的制药业共实现收入60.53亿元,同比增加6.03%,为公司贡献了98.14%的营收;房地产和服务业的收入贡献分别为1.57%和0.30%。值得注意的是,长春高新的房地产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0.49%。
3月20日,长春高新曾发布公告称,为聚焦生物医药核心业务板块,公司拟向控股股东长春超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转让所持有的高新地产100%股权。但面对“公司地产公司剥离是不是失败了?”的提问,8月23日,长春高新在投资者平台上回复称“相关事项暂无进展,后续如有达到信息披露标准的情况,公司会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披露义务”。
生长激素市场已到了足够规模
在6月7日的电话会议中,长春高新表示二季度是公司核心产品的销售淡季,从经营情况来看,市场恢复趋势良好。从以往情况来看,已经落地实施集采的省份,基本能实现以价换量的目标,且对公司业绩未产生严重影响。
但集采仍是压在投资者心头的“乌云”,也是公司股价动荡的主要因素。今年7月27日,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正式发布了省第四批药品集采的通知,长春高新的重组人生长激素将被纳入集采,注射液和粉针剂型分开评审,为公司股价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公司市场开拓似乎也开始吃力了。在4月17日的电话会上,长春高新明确表示,生长激素市场已到了足够规模。目前,公司尝试摆脱对生长激素产品的依赖,向集生物技术制药、基因概念、化学制药和中成药于一身的综合类集团化企业发展转型。
实际上,早在一年前,长春高新曾明确提出多线发展路线。公司表示,要打破品种单一局面,逐渐向多产品线、多赛道的产品结构转变。其中,女性健康和抗衰老医美两大热门概念将成为长春高新长远发展的新支撑。
半年报披露了长春高新多元化转变的进展。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为10.33亿元,同比增长51.42%,占营收的16.75%。从公司披露的25项子公司重点研发项目看,其中19项为金赛药业所有。
分产品看,金妥昔单抗注射液、注射用金纳单抗、重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亮丙瑞林注射乳剂、银花泌炎灵片的临床试验已经走到三期阶段,对应适应症分别为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与GnRH拮抗剂联合应用促进女性多卵泡发育、晚期前列腺癌、儿童中枢性性早熟、慢性前列腺炎。
公司表示,上半年金赛药业在稳步推进儿科内分泌、儿科综合、成人内分泌、女性健康、肿瘤、皮科医美等业务板块战略布局;同时在持续提升市场对长效生长激素优效和安全性接受程度,推动儿科综合等产品引进、商业化能力建设,有效提升长效生长激素、儿童营养等产品的收入水平及业绩占比。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