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将于9月1日—3日展卷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连演5场,为榕城观众带来一场美轮美奂的“青绿”盛宴。
文华大奖剧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2021年首演之后,该剧选段在B站与1.8亿观众实时在线共鉴东方美学。2022年该剧选段登上央视春晚,在春晚结束后仅仅半小时,视频被回看了63万次,全网都在模仿和挑战“青绿腰”再次“破圈”! 新华网用“绝美”二字评价,人民日报用“极度舒适”来形容。不到2年时间,已经巡回演出300余场,网络平台累计曝光超100亿次,引发全民追捧,已成为国民级文化爆款、现象级舞台艺术作品。
此剧讲述了名画《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一位故宫研究员(展卷人)穿越时空,来到宋朝18岁画师王希孟即将完稿的时刻。观众将跟随展卷人的步伐,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进入王希孟的绘画世界,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人拟画以画绘舞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其最摄人心魄的便是色彩——历经千年,部分颜料虽然已经脱落,但山巅的那一抹青绿色,却始终鲜亮。青绿,是这部舞蹈诗剧贯穿始终的意象。在最为出圈的舞段里,古琴声起,舞者们身着古朴的青绿色衣衫,摇曳生姿。每一帧都像一幅古画。千里江山,峰峦叠翠。以人拟画,以画绘舞。舞者们时而静止凝神,时而利落甩袖似青峰叠嶂,大气浑融,虚实相生,带出《千里江山图》的古典绘画气韵。
巧妙设计舞美效果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舞台,做了同心圆的巧妙设计,还原了中国传统画卷的“展卷”过程。剧中,展卷人正是站在这样的圆盘上,与宋朝王希孟彼此对视、凝望。千年前的那个少年,倾尽毕生气力,为了达成“此画与天地共绘,往来者但见青绿足矣”的心愿;展卷人穷尽一生,坚持守护与传承。他们的心意在这皓月千里的某一刻,重叠、相通。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舞台设计和舞台调度都非常复杂,采用地面转台和空中圆弧机械动作,创造出了“天旋达到3圈,地转达到4圈,上下左右都可以进行移动”的舞美效果。所有舞台设计都必须和演员的调度、投影的结合紧密配合,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完美呈现宋代美学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舞台上,虽然“青绿”是最为浓墨重彩的颜色,但却“不止青绿”。
白色的丝绢,靛蓝色的篆刻,赭褐色的石,青灰色的笔,黑灰色的墨,再加上女官的大红官服、男子的粉衣簪花… …各种迷人优雅的中国古典色彩,让人徜徉在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宋代美学中。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服装,在含蓄中展现出多彩多姿,在裙袖间展露宋朝风采。从女官大体通红的圆领袍,到翰林书院淡粉的意气风发,再到《千里江山图》原画中,山石间的小白点、小白人,款式的统一、色彩的统一,潜移默化地营造着前所未有的大宋盛世。
对面料的钻研,更是到了极致。如何在偌大的一方舞台上,用面料诠释青绿山石?为此,服装设计团队尝试了十几种面料。单麻这一种材料,厚一点、薄一些、垂一点、僵一些,染上的青绿都是不同的色调。
最终选定的面料,与青与绿碰撞出了各种层次,蕴藏着独特的东方美学。四两拨千斤,在偌大的舞台上留下一抹淡淡的青绿,足矣。
“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让我们一起跟随展卷人,踏进现代意蕴的中华美学殿堂,感受这”以舞吟诗,以诗入画“的”青绿“传奇,“沉浸式”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